“戒奢以俭”,一直被誉为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。勤劳节俭,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。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,《左传》说: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。《周易》提出“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”。从古至今,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、持家的要诀、治国的法宝。
实践证明,“成由节俭败由奢”确是治国安邦的大道。西汉时文帝躬修节俭,思安百姓,选贤治国,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“文景之治”。隋文帝、唐太宗、明太祖等开国明君,也都以勤俭治国,而使国富民强,社会繁荣。朱元璋的故乡凤阳,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:皇帝请客,四菜一汤,萝卜韭菜,着实甜香;小葱豆腐,意义深长,一清二白,贪官心慌。
“勤以立志,俭可养德”则是做人的美德。宋人司马光《训子文》里有言,“众人皆以奢靡为荣,吾心独以俭素为美。”俭是德的全面体现,是道德的根本;侈是万恶之首,也是万恶之源。只有倡俭尚廉,鄙弃奢侈,才能克己奉公,为人景仰。
“克勤克俭,开源节流”更是治家的法宝。“一夫不耕,或受之饥,一女不织,或受之寒,生之有时,而用之亡度,则物力必屈。”显而易见,一个家庭只有一方面辛勤劳作,创造财富,另一方面节衣缩食,减少开支,以丰补歉,才能保持富裕的佳境。中国古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从前,在中原的伏牛山下,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,他一生勤俭持家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,十分美满。相传他临终前,曾把一块写有“勤俭”二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,告诫他们说:“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,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。”后来,兄弟俩分家时,将匾一锯两半,老大分得了一个“勤”字,老二分得一个“俭”字。老大把“勤”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,每天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年年五谷丰登。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,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,久而久之,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。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,也把“俭”字当作“神谕”供于中堂,却把“勤”字忘到九霄云外,他疏于农事,又不肯精耕细作,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。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、省吃俭用,毕竟也是难以持久。这一年遇上大旱,老大、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。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,将“勤”“俭”二字踩碎在地。这时候,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,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,上面写道:“只勤不俭,好比端个没底的碗,总也盛不满!”“只俭不勤,坐吃山空,一定要受穷挨饿!”兄弟俩恍然大悟,“勤”“俭”两字原来不能分家,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吸取教训以后,他俩将“勤俭持家”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,提醒自己,告诫妻室儿女,身体力行,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。
现在,随着科技的发展,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。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训诫,奢侈浪费现象随处可见。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,洗手间的水龙头“细水长流”,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......不知勤俭何滋味。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。一个国家的强大,需要全民养成节约习惯、形成勤俭之风;一个家庭的富裕,离不开开源节流、勤俭持家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一丝一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。即使在今天,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,讲究档次,国家也鼓励消费。但是鼓励消费,不等于奢侈浪费,别忘了“以艰苦奋斗为荣、以骄奢淫逸为耻”,更别忘了“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”。勤劳节俭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、荣辱观。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、勤劳节俭的优秀传统,让勤俭成为习惯,成为生活方式,成为必备品质,让勤劳节俭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